在 “双碳” 目标深入推进与消费者环保意识觉醒的双重驱动下,真石漆行业正面临从传统生产向绿色制造的转型挑战。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建筑涂料行业碳排放量占建材行业的 12%,其中真石漆生产过程的能耗问题尤为突出。多家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与模式重构,已探索出低碳转型的可行路径。
原料革新:从资源依赖到循环利用传统真石漆以天然彩砂为主要原料,开采过程存在生态破坏风险。某上市企业研发的 “再生骨料体系”,将建筑垃圾破碎后经表面改性处理,替代 30% 天然彩砂,每吨产品减少碳排放 0.8 吨。更前沿的技术是利用工业固废,如电厂粉煤灰、矿山尾矿等,通过高温烧结制备仿石骨料,某西北企业以此技术建成的生产线,年消纳固废 15 万吨,生产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 40%。
工艺升级:智能化生产破解高耗能困局真石漆生产中的烘干环节占能耗总量的 65%,某企业引入的热泵烘干系统,利用空气中的热能替代电加热,节能率达 55%,配合智能温控系统,使热能利用率提升至 92%。在配方优化上,水性真石漆技术取得突破,某华东企业的水性产品 VOCs 含量低于 50g/L,较溶剂型产品降低 90%,同时通过纳米复合技术,使涂层耐候性从传统的 500 小时提升至 1500 小时。
模式重构:全产业链低碳协同头部企业正推动 “涂料 + 施工 + 回收” 的闭环体系建设。某企业联合房地产开发商,推出 “低碳涂装整体解决方案”,从涂料生产到喷涂施工全程监控碳足迹,其在雄安新区的示范项目中,建筑外立面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 38%。更具创新性的是回收体系,某西部企业开发的旧涂层资源化技术,可将翻新拆除的真石漆废料加工为保温砂浆原料,年回收处理量达 3 万吨。
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随着《建筑涂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》的实施,多地对低碳产品给予税收优惠与政府采购倾斜。某省建材协会数据显示,获得绿色产品认证的真石漆企业,订单量同比增长 25%,溢价空间达 10%-15%。在深圳某保障房项目中,低碳真石漆因满足超低能耗建筑标准,获得每平方米 20 元的财政补贴。
行业专家指出,真石漆企业的低碳转型已非选择题而是必答题。目前行业已形成 “原料低碳化 - 生产智能化 - 服务体系化” 的转型路径,预计到 2026 年,全行业碳排放量将较 2022 年下降 30%。当某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正在研发光伏一体化真石漆,让建筑外立面既能装饰又能发电,这将是下一个技术突破口。” 绿色浪潮下,真石漆行业正以创新重构竞争新格局。
400-960-8898
15996710008
江苏省沭阳县陇集镇发展大道1号(与324省道交汇)